107.01.07      微胖的老人 比瘦的老人更長壽?
2018-01-08 08:39 大家健康
【諮詢/陳亮恭(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)、黃彥鈞(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)、採訪整理/葉語容】

近幾年肌少症漸被關注,老年人因機能衰退、疾病造成的加乘效果,成為「肌少症」好發族群。目前國際上已有共識,要提防肌少症這個疾病,但對於「肌少肥胖症」是好是壞,卻有不同的聲音。有些人認為老年人若「稍微肥胖」,反而對健康有益,但也有人說,肌肉量太少的瘦老人也易罹患糖尿病,這些說法是真的嗎?到底該怎麼判斷家中的老人健不健康?

健康的胖子

比不健康的瘦子更好

眾所周知「肥胖是慢性病的溫床」,它與多種慢性病之間有著惡性循環的關係,在老年人身上,又因為好發「肌肉量持續減少」的現象,更容易在「肌少、肥胖、慢性病」這三者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,也就是慢性病(造成的慢性發炎)消耗掉蛋白質,會導致肌肉流失速度加快,而肌肉少用或量變少,多餘熱量就更容易囤積成脂肪,脂肪增加又會助長慢性病惡化,最後又讓肌肉功能持續下降……,這種循環現象會加快身體機能衰退的速度。

不過,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,判斷成年人三高、代謝症候群與肥胖的BMI標準,並不能完全適用於老人身上。根據臺北市的老人健檢資料大數據分析顯示,BMI在18.5~35間的高齡者(成人的合理標準為18.5~24),整體死亡風險是較低的,而低於或高於這個數字的死亡率反而較高。這是因為老人的營養素攝取容易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,營養不良的風險會提升,雖然現在可能有代謝症候群,但營養狀態較好也可能成為死亡的保護因子。

陳亮恭解釋,學術研究多使用BMI數字來衡量,但此數字只用到身高與體重,並沒有細分體重是由多少肌肉量、內臟脂肪、皮下脂肪組成,其實「身體組成」才是關鍵。影響存活率的關鍵是「內臟脂肪」,內臟脂肪與心血管疾病的關連性大,而皮下脂肪則沒有直接關係。所以建議65歲以上老人的BMI數值若在18.5~35之間,「胖在皮下脂肪」不見得是壞事。不過,最理想的情況是沒有肌少症、肌肉量足夠,內臟脂肪未超標。他引用近期《Nature》雜誌的文章說:「健康的胖子,比不健康的瘦子更好。」

如果家中有65歲以上老人,該怎麼得到這些數值?一般民眾容易接觸到的體脂計準確度其實不高,但可測出估計值做為參考。在醫院,有些減重班或復健科有較為精確的電阻型體脂計,或者新型的DXA儀器,可得到比坊間更準確的數字。此外,也可參考健康檢查時,腹部超音波對於脂肪肝的判斷,也可以做內臟脂肪的判斷。不過,目測也可略知一二,圓滾滾的中廣身材通常是內臟脂肪肥胖,這對健康較不利。